有哪些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設備準備與檢查
2. 操作前的安全準備
3. 焊接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4. 焊接結束后的處理
5. 應急處理和事故預防
目的和意義
本規(guī)程旨在確保氧-乙炔火焰淬火工作的安全性,減少潛在的火災、爆炸風險,保護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時維護設備和工作環(huán)境的完好。通過規(guī)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淬火質量,防止因操作不當引發(fā)的生產事故。
注意事項
1. 設備準備與檢查:
- 確保氧氣瓶和乙炔瓶無泄漏,閥門密封良好。
- 檢查軟管無磨損、裂縫,接頭牢固。
- 焊槍、減壓閥等工具完好,無損壞。
2. 操作前的安全準備:
- 穿戴防護裝備,包括防火服、防護眼鏡、焊接手套和安全鞋。
- 清理工作區(qū)域,移除易燃物,保持通風良好。
- 準備滅火器在附近,以便應急。
3. 焊接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 打開乙炔閥后,再緩慢開啟氧氣閥,避免產生火花。
- 焊接時保持適當的火焰類型和溫度,避免過熱引起危險。
- 注意觀察周圍環(huán)境變化,如發(fā)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作業(yè)。
4. 焊接結束后的處理:
- 關閉氧氣瓶閥,再關閉乙炔瓶閥,防止回火。
- 排放軟管內余氣,避免積壓。
- 清理工作現場,妥善存放設備。
5. 應急處理和事故預防:
- 發(fā)現泄漏,迅速關閉閥門,遠離現場。
- 若發(fā)生火災,立即使用滅火器,必要時撥打消防電話。
- 定期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的應急反應能力。
請所有相關人員嚴格遵守此規(guī)程,確保安全第一,以實現高效、安全的氧-乙炔火焰淬火作業(yè)。任何疏忽或違規(guī)行為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務必謹慎行事。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范文
1.電石:
(1)禁止用鐵鑿子和鐵錘開電石桶,而應當用青銅制的小錘或專用器具來開桶。電石桶打開后必須蓋好;
(2)電石桶存放到庫房或指定地點;
(3)搗碎電石時應用青銅錘子。
2.氧氣瓶:
(1)氧氣瓶應直立放置,并用卡子等加以固定。平放對,必須使氣門比底座稍高;
(2)禁止將氧氣瓶放在靠近火源、熱源的地方。防止碰撞和在陽光下曝曬;
(3)氧氣瓶不應與乙炔發(fā)生器放在一起,應該相距5~10米以上;
(4)氧氣瓶上不允許有油脂,不準用有油漬的手套去開氧氣瓶;
(5)氧氣瓶在壓力調節(jié)器、壓力表不正常、無鉛封或安全閥不可靠時禁止使用;
(6)瓶內氧氣所示壓力不得少于0.05兆帕。
3.乙炔發(fā)生器:
(1)乙炔發(fā)生器與火焰淬火工作地點之間距離應不少于10米。應避開電線的閘刀開關及送風機的抽風地點等;
(2)乙炔發(fā)生器的水溫不得超過60℃。周圍空氣不得超過40℃。乙炔氣溫不得超過100℃;
(3)禁止將明火、燃著的煙卷或熾熱的物件接近乙炔發(fā)生器。發(fā)生器防爆膜不可隨便代用,并應經常檢查;
(4)氣溫低于0℃時,乙炔發(fā)生器內應加熱水或食鹽水、氯化鈣水。下班時將乙炔發(fā)生器內的水全部放凈;
(5)乙炔發(fā)生器冰凍時,可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融化,不允許用明火加熱或鐵棍撬打;
(6)每臺淬火機必須配有回火防止器,并應灌上一定高度的水位。每次工作前和發(fā)生回火后,都要檢查一次水位。嚴寒時可加鹽水以防冰凍;
(7)乙炔發(fā)生器和回火防止器應經常清洗;
(8)裝出電石時嚴禁用鋼制工具敲打乙炔罐,防止產生火花爆炸。乙炔壓力不得超過0.15兆帕。
4.輸氣軟管和噴火嘴:
(1)禁止將軟管設在明火、熱導管、電線或其它熱源附近;
(2)軟管不準有漏氣和堵塞現象。使用新的軟管時應用壓縮空氣吹凈管內滑石粉或灰屑;
(3)如果乙炔軟管著火,應將軟管著火處上方彎折;氧氣軟管著火不準用彎折辦法,應關閉上一級氧氣閥門。
(4)噴火嘴應用紫銅制造,不得用黃銅;噴嘴不準放在地上;
(5)噴火嘴溫度過高時,應暫停操作或關閉乙炔氣門,但不得關閉氧氣,然后將噴火嘴置于冷水中冷卻;
(6)點燃時,應先小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點燃,然后調節(jié),熄滅時應先關乙炔氣門,再關氧氣門。為避免噴火孔爆炸,也可先關閉一些氧氣(不能一下子關死),再關乙炔。最后將氧氣門關死。
5.其它;
(1)工作前應預備好淬火冷卻用水;
(2)工作完畢應整理好氧氣和乙炔軟管,并打掃工作場地衛(wèi)生。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第2篇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作業(yè)安全操作規(guī)程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1.電石:
(1)禁止用鐵鑿子和鐵錘開電石桶,而應當用青銅制的小錘或專用器具來開桶。電石桶打開后必須蓋好;
(2)電石桶存放到庫房或指定地點;
(3)搗碎電石時應用青銅錘子。
2.氧氣瓶:
(1)氧氣瓶應直立放置,并用卡子等加以固定。平放對,必須使氣門比底座稍高;
(2)禁止將氧氣瓶放在靠近火源、熱源的地方。防止碰撞和在陽光下曝曬;(3)氧氣瓶不應與乙炔發(fā)生器放在一起,應該相距5~10米以上;
(4)氧氣瓶上不允許有油脂,不準用有油漬的手套去開氧氣瓶;
(5)氧氣瓶在壓力調節(jié)器、壓力表不正常、無鉛封或安全閥不可靠時禁止使用;
(6)瓶內氧氣所示壓力不得少于0.05兆帕。
3.乙炔發(fā)生器:
(1)乙炔發(fā)生器與火焰淬火工作地點之間距離應不少于10米。應避開電線的閘刀開關及送風機的抽風地點等;
(2)乙炔發(fā)生器的水溫不得超過60℃。周圍空氣不得超過40℃。乙炔氣溫不得超過100℃;
(3)禁止將明火、燃著的煙卷或熾熱的物件接近乙炔發(fā)生器。發(fā)生器防爆膜不可隨便代用,并應經常檢查;
(4)氣溫低于0℃時,乙炔發(fā)生器內應加熱水或食鹽水、氯化鈣水。下班時將乙炔發(fā)生器內的水全部放凈;
(5)乙炔發(fā)生器冰凍時,可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融化,不允許用明火加熱或鐵棍撬打;
(6)每臺淬火機必須配有回火防止器,并應灌上一定高度的水位。每次工作前和發(fā)生回火后,都要檢查一次水位。嚴寒時可加鹽水以防冰凍;
(7)乙炔發(fā)生器和回火防止器應經常清洗;
(8)裝出電石時嚴禁用鋼制工具敲打乙炔罐,防止產生火花爆炸。乙炔壓力不得超過0.15兆帕。
4.輸氣軟管和噴火嘴:
(1)禁止將軟管設在明火、熱導管、電線或其它熱源附近;
(2)軟管不準有漏氣和堵塞現象。使用新的軟管時應用壓縮空氣吹凈管內滑石粉或灰屑;
(3)如果乙炔軟管著火,應將軟管著火處上方彎折;氧氣軟管著火不準用彎折辦法,應關閉上一級氧氣閥門。
(4)噴火嘴應用紫銅制造,不得用黃銅;噴嘴不準放在地上;(5)噴火嘴溫度過高時,應暫停操作或關閉乙炔氣門,但不得關閉氧氣,然后將噴火嘴置于冷水中冷卻;
(6)點燃時,應先小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點燃,然后調節(jié),熄滅時應先關乙炔氣門,再關氧氣門。為避免噴火孔爆炸,也可先關閉一些氧氣(不能一下子關死),再關乙炔。最后將氧氣門關死。5.其它;
(1)工作前應預備好淬火冷卻用水;
(2)工作完畢應整理好氧氣和乙炔軟管,并打掃工作場地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