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山東泰山又一導游詞 第2篇山東導游詞杜甫與泰山 第3篇最權威的泰山導游詞 第4篇山東泰安泰山導游詞 第5篇泰山簡介導游詞 第6篇作文泰山導游詞400字 第7篇泰山十八盤導游詞 第8篇山東泰山的導游詞范文 第9篇東岳泰山導游詞 第10篇泰山碧霞祠導游詞鑒賞 第11篇泰山導游詞100字內 第12篇泰山導游詞300字精選 第13篇泰山導游詞范文 第14篇山東泰山景區(qū)的導游詞 第15篇泰山導游詞經典 第16篇阿爾泰山的導游詞范文
第1篇 山東泰山又一導游詞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讓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對大家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為東經117度6分,北緯36度16分。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2年榮登全國旅游勝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筑群有22處,總建筑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xiàn)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qū)內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巖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zh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泰山的日出,是一個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自古以來,無數(shù)詩人對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觀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钡慕^句尤為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天地間的一片云海滾動,稍頃,一線晨曦透過云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xiàn)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云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xiàn),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陽西下時,朵朵殘云飄浮在天際,落日的余輝如一道道金光穿過云朵灑滿山間。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玉盤,由白變黃,越來越大,天空如緞似錦,待到夕陽沉入云底,霞光變成一片火紅,天際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燒,天是紅的,山是紅的,云是紅的,大地也是紅的。舉目遠眺,黃河象一條飄帶,彎彎曲曲從天際飄來,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緞帶般的黃河泛起紅潤,波光翻滾,給人以動的幻覺?!耙粭l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太陽慢慢靠向黃河,彩帶般的黃河象是系在太陽上,在絳紫色的天邊飛舞。泰山的云霧是變幻莫測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氣蒸發(fā)蒸騰,加之夏季季風自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成云致霧。有時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條長長的帶子,如同官服玉帶,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時則烏云滾滾,大有倒海翻江之勢;也有時白云平鋪,如大地鋪絮,山谷堆雪,團團白云如同千萬個玉盤,輕攏漫涌,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汪洋大海,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盤”。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寶光”俗稱“佛光”,多出現(xiàn)在碧霞祠東、西、南神門外,碧霞祠地處玉皇頂?shù)那皯?,地勢相對低凹,云霧較為濃密且較穩(wěn)定,在彌漫背后照來,人影呈現(xiàn)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紫外紅彩色光環(huán),燁燁生輝,彩環(huán)呈現(xiàn)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有時還會出現(xiàn)雙環(huán),更加絢麗動人。站在霧幕前的游客舉手投足,光環(huán)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飄飄欲飛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氣溫常在-20攝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氣溫回暖,大陸氣團稍有減少,南方暖溫氣團乘虛而入,霧氣籠罩山間,微風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巖石、房頂,凝結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卻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體上,急速結成堅硬、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淞”。每當雨淞出現(xiàn),山巒樹木象冰晶倒掛,地面巖石似鋪明鏡,泰山變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紅日映冰峰,藍天襯霞山,光彩奪目,金光迸射,滿山松柏映雪,到處銀裝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潔的北國風光。
$$孔林導游詞 ·山東曲阜導游詞 ·青島導游詞 ·山東泰山導游詞
泰山地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fā)展歷史的文明篇章?,F(xiàn)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qū)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產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qū)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岳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么成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長”、“五岳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huán)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于華北平原之東,凌駕于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亙100余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wěn)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zhèn)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lián)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辟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后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盤古尸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岳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jù)、學說創(chuàng)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岳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fā)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于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tǒng)一,權力的象征。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于山后,以后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布道,建觀筑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chuàng)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fā)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鬃?、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游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guī)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xù)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韻深情與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shù)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與創(chuàng)作,是根據(jù)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容,布局形式重點是祭地的蒿里山,經帝王駐驛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了長達10余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一條軸線。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qū)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666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游覽觀光發(fā)展而成的。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城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著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歷程。從地形上看,是由緩坡、斜坡直到陡坡,人們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從建筑規(guī)模上看,是由人間帝王宮殿上達蒼穹,漸入仙境;從色調上看,紅墻黃瓦始終與蒼松翠柏形成對比。再通過三里一旗桿,五里一牌坊,一天門、二天門(中天門)、三天門(南天門),三重節(jié)奏,構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偉壯觀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地理環(huán)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勢,又以人工之力加強和美化自然環(huán)境。其一,在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位置的選擇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緩漸陡之勢,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屬“封閉型”自然景觀,下段是緊緊收縮,直至岱頂才開放。前奏長,對比十分強烈,對于“祭天”活動來說,造成環(huán)境感應的心理狀態(tài),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臨南天門驟然開闊,恰似升仙。因此,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是封禪祭祀空間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單體或群體位置的選擇與建筑結構的創(chuàng)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門戶建筑,有登山轉折處的導向性建筑,有臨溪而設的賞景建筑,有半山懸掛的宗教建筑,也有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筑等。其三,從建筑的結構、材料、裝飾及以庭院空間為基本單元的群體組合上,均能適應地形環(huán)境多變的要求,該建亭的建亭,該設閣的則設閣;需開敞通透處即造型輕巧,需收縮空間處便實厚重,充分體現(xiàn)因景而設,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于建筑與會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例證,保存了一個巨大的封禪祭祀序列和一幅記載歷史的立體畫卷,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順應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去協(xié)調和加強自然美,去表現(xiàn)和深化自然環(huán)境。由于它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使峻極于天的泰山深入到幾億炎黃子孫的心坎中,并名揚全世界,成為全為類的珍貴遺產。
登泰山,自古3條路。原來的東路已毀,原來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現(xiàn)在的東路,游人在泰安火車站下火車后,可先游岱廟,然后從岱廟后門至岱宗坊,步行經中天門到南天門,或步行至中天門后轉乘索道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經碧霞祠登上泰山極頂。若走中路(原來的西路),從泰安火車站下車后,可乘游覽汽車沿環(huán)山公路經黑龍?zhí)?、竹林寺直達中天門,然后從中天門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直至岱頂。若從西路上山,需從泰安火車站乘游覽汽車至界首(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環(huán)山公路,在鳥語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從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謂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泰山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泰山的懷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地去游覽,仔細地去觀賞。
第2篇 山東導游詞杜甫與泰山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河南省鞏縣人。
杜甫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從三十五歲開始,他到長安謀求政治上的出路。在參加進士考試時,時相李林甫以“野無遺賢”為幌子,一個也不錄取。他在長安城中,追隨達官貴人,希望進入仁途。整整十年,毫無希望。最后,改變辦法,直接向唐玄宗進獻(三大禮賦),才引起注意。幾經周折,終于得了個 “左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管理軍械)”的小官。這時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夜了。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先被安祿山俘獲,后只身逃出,才被肅宗李亨任命為左拾遺。由于營救房琯而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此,他永遠地離開了朝廷。公元七五九年,關中大旱,他隨災民流亡。隨后,杜甫和家人一起,經由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進入四川,在成都暫時安居下來。由于得到嚴武、高適等人的資助,在四川前后生活了共九個年頭。
大歷三年(公元768年)正月,杜甫離開四川,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公安和湖南的岳陽、長沙、衡陽流浪。公元七七0年,這位天才的詩人,終因貧病交加,死在汀江的一條破船上。
杜甫的詩慣以生動逼真的細節(jié)、精雕細刻的語言、鏗鏘流暢的音律、一唱三嘆的韻味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反映時代的呼聲、人民的苦難和他自己的種種感慨,使他自己成為唐代詩壇的偉大詩人,在中國詩歌史上放射著不滅的光輝。
杜甫和泰山關系密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杜甫的父親杜閑在山東兗州任司馬,到山東,是省親的必楠。其次,唐人詩人率皆重視旅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他們共同遵循的準則。杜甫青年時期先游吳越,次游齊趙,可以認為是增加閱歷、開擴眼界的必不可少的行動。其三,友情所系。天寶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適在河南洛陽相識,隨后,結到河南東部和山東游歷,并與李、高二人同宴于北海太守李邕家。此外,杜甫的另一好友蘇源明亦在泰山讀書(相傳蘇源明讀書處在泰山山頂)。其四,山東文化的吸引。山東是孔孟的故鄉(xiāng),是我國古代文化的搖藍,源遠流長的文化,給杜甫以強烈的吸引。我們知道,杜甫曾多次游山東。其中,開元二十七年,杜甫在山東時,正是唐王朝追謚孔子為文宣王,改變孔子配享周公的位置,使孔子南向坐,與周公并列,大大提高孔地拉的時候,不會是偶然的巧合。據(jù)我們簡略統(tǒng)計,從開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年,從天寶三年至四年,杜甫前后共有七年的時間在山東一帶游歷,山東風物對他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杜甫關于泰山的詩,首先和他到兗州看望父親有關。他的《登兗州城樓》詩寫道:
我到兗州來接受父親教訓的時候,
才第一次登上兗州城上的南樓。
遠望天上的浮云連接著泰山和東海,
一望無際的平川連接著青州和徐州。
孤單矮小的周嶧山上秦人的碑刻還在,
荒涼的城中魯人的靈光殿依舊存留。
齊魯在寺上演出過多少歷史的活劇,
我憑眺歷史的遺跡有無限感慨和憂愁。
這首詩的第一句原詩是:“東郡趨庭日”。東郡,指兗州,趨庭,是用典。據(jù)《論語·季氏》記載。有一次,孔子一人站在庭院中,他的兒子孔鯉疾走而過。孔子問孔鯉:“你學習‘詩’了嗎?”孔鯉回答說:“沒有。”孔子教訓兒子說:“不學‘詩’,是無法把話說好的?!笨柞幘妥窠虒W“詩”。又一日,孔子一人站在庭院里,孔鯉又疾走而過。孔子問孔鯉說:、你學習‘禮’了嗎?”孔鯉回答說:“沒有?!笨鬃佑纸逃杻鹤诱f:“不學習‘禮’,你怎么會處世呢?”孔鯉就遵教學習‘禮’。因此,后來,“趨庭”一詞就成為父教訓兒子,兒子接受教訓的代名詞。由此可見,杜甫這首詩的寫作時間當是青年時代來山東省親時的作品。其次,在這首詩里,杜甫對山東有良好的印象。山東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以及壯偉的風物在他的心靈中增添了感慨的情思。
在山東的游歷,使杜甫對山東風士人情的認識逐漸深入,對山東的感情也逐漸加深,他在詩中稱贊“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方位的歷下人物;描繪“泰山雄地理,巨壑眇云莊”的泰山形勝。特別是號稱五岳之首的泰山,時進在他的詩中出現(xiàn)。《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詩說:
巍峨的泰山上濃云四起,
潑墨烏云在滿天空翻騰。
轟轟的雷聲使人心膽顫,
濠沱大雨嚇得魚下沉。
座中陳列的是賢人白酒,
門外傳來的是長者車聲。
相邀時恰值雨后的泥濘,
騎馬到您的階下來相迎。
前人以為,許主簿是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的主簿(掌管文書印鑑),杜甫和他屢有交往。這首詩寫泰山云雨雷鳴,十分有氣勢。我們知道,高山易聚云興雨,所以《公羊傳》上有“泰山的云彩,遇石崖而興起,在極短暫的時間里連合成大片云團,不一會兒就可臺布雨于天下”的記載。泰山云雨,清人葉燮在他的《原詩》中,借以形容寫詩作文,別具風味。茲轉譯如下,以博一粲:
天和地表現(xiàn)出來的文章,就是風、云、雨、雷。大自然中的風、云、雨、雷變紀莫測,無邊無際,是天地的神巧,也是極好的文章。試以一例為論:
泰山上的云彩,剛地極少極少,但不一會兒就遍布天下。我曾約有半年的時間住在泰山之下,熟悉泰山云彩變紀的情狀;有時云興起時只是極少極少,轉眼之間,便充塞天地;有時候呼個山峰同時云出,氣勢甚大,但升至峰頂即自行消散;有時候濃云密布,連陰數(shù)月不散;有時候一頓飯的功夫,便云散天睛;有時云如黑漆;有時候云如白雪;有時候云大如鵬鳥(這當然是《莊子·消遙游》中的水擊三千里,翹如天邊之云的大鵬)的翅膀;有時候云絲散亂,狀如人頭上的亂發(fā);有的龐然大塊飄浮天際,別無相繼;有的纖細連綿絡繹不絕;忽而黑云大作,當?shù)厝艘哉疾奉A測說,將要下雨,然而終于不雨;忽而睛云展現(xiàn),當?shù)厝擞忠哉疾奉A測說,將要天睛,忽而終于下雨。云的形狀動態(tài),千變萬化,沒有一次是相同的。至于云的色彩、云的性情,也沒有一次是相同的。泰山興起的云有的歸山,有的競一去不返,有的全部歸山,有的一半散去,一半歸山,也沒有是次是相同的。這就是天地自然的文章,也是極妙極工的文章。
假如以作文的法則去約束天地自然的文章,那就等于說,泰山將要出云的時候,一定要把各種云召集在一起商量,說:我將要出云使云成為天地自然的文章;因此云出要有規(guī)則,先出某一云,再出某一云,用某云為起始,以某云為伏線,以某云作為全篇的照應,以某云為波瀾轉折,以某云為插入,以某云為虛筆,以某云推開一層,以某云為收勒一筆,以某云為結尾。按照這個規(guī)定“放出”,再按照這個規(guī)定“回歸”。一一不能所錯失,這樣,天地自然之文章就完成了。這豈不是說,天地自然之文是依靠泰山,泰山之文是依靠云彩,而云彩的出入就一定沒完沒了。蘇軾曾經說過“我的文章好象水質豐富的泉水一樣,隨地形而流的?!?/p>
此話可以和上述比喻互相說明。
葉燮的文學觀點之一便是:文無定法,要在自然。但是,他以在泰山居住半年的時間,細心觀察泰山云氣變化,描述準確,形象生動,由云氣變紀而形容文章之道,出神入化,頗得詩家之真謗。游泰山者,不可不留意于泰山之云,亦不可不由云而聯(lián)想社會人生諸事,游而有得,目遇自然之景而神思飄逸,浮想連翩,是為真游者;足涉山川而神游哲理,飄飄欲仙,其樂何如哉!
當然,杜甫的泰山詩最著名的還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岳》:
聲震遐邇的泰山是什么形象呢?
踏上齊魯大地就飲餐她的秀色。
她是天地自然鐘愛的神奇尤物,
她高大巍峨把陰陽昏曉來分割。
浩蕩的白云在她胸前奔騰翻卷,
自由小鳥從四方向她皈依拜謁。
我一定振奮精神登上高高絕頂,
看眾山涉小才使人有無限快樂!
這首詩幾科是盡人皆知。但是,因這第七句的“會當凌絕頂”中的“會”字,使銓釋家們發(fā)生了一點小小的爭議,或以為“會”字是“未然”之詞,因而推斷杜甫并未登上泰山;或以為“會”字是“必然”之詞;因而推斷杜甫一定登上了泰山。杜甫到底登上泰山沒有呢?研究泰山和關心泰山的人都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研究杜甫的學者指出:杜甫確實登上了泰山。他晚年寫的《又上后園山腳》中說:
早年我曾漫游山東,
欣賞嬉戲泰山之南。
深秋中我站在日觀峰,
抬頭眺望遙遠的八方。
日觀峰,即今之泰山山頂東側的山峰。因為看日出最為壯觀,故名。杜甫自己說他于“窮秋立日觀”,可見登上確鑿無疑。此外,尚可補充一條:杜甫的好友蘇源明在泰山讀書,確要的地點,據(jù)有關記載,是在泰山頂上天街附近。為了訪友,杜甫登山也是十分近情的。
需要指出的是,杜甫的《望岳》和其他有關泰山詩相比較,有特殊的地位。我們知道,泰山神仙鬼魂之說,古已有之。因而,杜甫以前的詩人,包括和杜甫同時代的偉大詩人李白在內,在他們寫的泰山詩中,都帶著濃厚的游仙成分。至于西晉陸機和東晉謝靈運的《泰山吟》這首我府詩是寫人死以后靈魂歸泰山的,和《薤露》、《蒿里》等樂府古詩一樣,同屬于人死時唱的哀悼死者的挽歌。謝靈運的《泰山吟》在字面上雖不涉神仙、天帝,亦不脫前有成說的窠臼。丁福保輯《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中,收謝道韞一首《登山》,說泰山景色壯麗,是天地自然的杰作,不是人工的所可比擬,因而希望能住在泰山上以盡天年。事不涉鬼神、封禪,但謝道韞是東晉名將謝奕之女、王凝之之妻,長住江南,她是否真的登上泰山,事出可疑。且她的丈夫王凝之死于孫恩之亂以后,她寡居浙江紹興,詩中的“逝將宅斯宇,可臺盡天年”,或許是古代婦女在丈夫死后自稱“未亡人”的委婉說法。我懷疑詩中說我將去到泰山建一所房子,以了此一生的說法,依然是人死魂靈歸泰山的特殊表達方式。
簡要地回顧關于泰山詩作的概況,我們就能判斷杜甫泰山詩的真正價值了。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杜甫的《望岳》詩是把泰山從鬼魂、神仙、封禪的迷霧中解放出來的一個標志,是泰山風景詩的開創(chuàng)性的作品。只有他才第一次洗盡了歷史的沉淀,還泰山自然美的本色。泰山,她雄偉壯麗,高大幽深,確確實實是大自然的寵兒,天地間的偉構!
第3篇 最權威的泰山導游詞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F(xiàn)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xiàn)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qū)”,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xiàn)。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lián)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huán)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大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yè),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zhàn)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xiàn)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jù)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jié),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大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中北有一坊,匾額上題有“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大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 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xiāng)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這里來進香并不感其小而覺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觀,人稱“大觀峰”.大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jù)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shù)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中的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第4篇 山東泰安泰山導游詞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我是今天泰山之旅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悅。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F(xiàn)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xiàn)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qū)”,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xiàn)。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huán)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huán)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lián)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huán)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大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卻能激勵人們向上。這正猶如干事業(yè),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zhàn)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xiàn)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jù)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jié),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中北有一坊,匾額上題有“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大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xiāng)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這里來進香并不感其小而覺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觀,人稱“大觀峰”。大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jù)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shù)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中的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我的講解能使您過得輕松,玩得愉快。同時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第5篇 泰山簡介導游詞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大家知道有哪些關于泰山的導游詞嗎?
泰山簡介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王導,你們叫我小王就可以了。歡迎大家來到五岳之首的東岳泰山。
說起泰山,大家肯定會想起旭日東升和云海玉盤。泰山美,最美在日出,今天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欣賞日出美景。
泰山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弦的。隨著旭日發(fā)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大家就可以看到東方天暮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后,一輪火球才慢慢浮出來。
大家往那里看,那就是泰山的云霧。泰山的云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有時白云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云翻騰,形同翻江倒海。大家如果站在山頂,俯視下界,可見片片白云與滾滾烏云融為一體,匯成滔滔奔流的“云?!?,妙趣橫生。
大家往這邊走,就到了華夏名山第一廟——岱廟。這里建于秦漢時期,宋朝時擴修,是歷代帝王的泰山行宮?;实墼谏咸┥街耙卺窂R內進行祭殿,然后登山。
走進岱廟,走過遙參亭,就來到岱廟的主體建筑——天貺殿。天貺殿建于宋朝,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天貺殿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太成殿,合成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好了,泰山就先介紹到這里,下面是大這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一小時后我們在山下預定的地點見,請大家注意安全,再見!
第6篇 作文泰山導游詞400字
泰山導游詞作文400字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導游***。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旅游觀光。
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45米,為我國五岳之東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1987年,泰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廟。岱廟位于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你們看,這是岱廟主殿天貺殿,是我國三大宮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塊,多藏于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岱廟真是一個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的綜合博物館啊!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主峰。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傳說古人爬山時,很難看到日出,人們齊心協(xié)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成了今天的觀日點?,F(xiàn)在人們只要站在觀日點上,就可看見日出了。
大家休息一下,留個影,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一起下山。
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如果您還沒有盡興,那就帶著您的親朋好友再次來泰山旅游觀光。小張在泰山隨時恭候您的光臨!謝謝大家!
第7篇 泰山十八盤導游詞
泰山十八盤的導游詞怎么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泰山十八盤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到您!
泰山十八盤導游詞一
大家好,我是導游***,今天我要帶領著大家一起游覽五岳之一的泰山。
泰山位于山東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氣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為市名,像樂山所在地點叫樂山市一樣。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別為:東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東岳泰山排名第一,高度(主峰離地面的距離)排行第三,大約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稱。有許多名人均登臨泰山,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祖乾隆。據(jù)記載,泰山至今已經有二十億年的歷史。
超過云層,所以上面有較大的冷空氣,冷的像寒冰一樣直入骨髓。如果你們很冷,可以到附近租一套皮棉襖。天街不光冷,小吃也特別多。泰山的小吃很有特色,如小米煎餅,這里的小米煎餅雙酸雙薄,又加了大蔥、甜面醬、煎雞蛋,用十里飄香這個詞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天街的第三大特點就是石碑特別多。天街上石碑比泰山其它地方的石碑多5倍多。天街最著名的石碑位于天街中部,這個石碑上面雕刻著十一個大字:'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這個石碑是1987年11月19日雕刻的。這個石碑表明了泰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之一。但是中國只有4處(2022年前),泰山是其中第三個命名的。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在原來,傳說古人因為爬山時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們齊心協(xié)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大家把它放在觀日點,人們站著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現(xiàn)在,為了看到日出,人們夜里三點就來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頂上,這是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側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四個鮮紅的大字:'五岳獨尊',這四個大字時古代文學家孟子(孟軻)說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從古至今,這四個字成了千古佳來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從下面的中天門順著十八盤一直登上南天門,你就會感覺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這是因為十八盤很陡。
登上了南天門,大家先休息一下,留個影,休息一會我們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后,大家請繼續(xù)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離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為天街已經話。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點玉皇頂。從玉皇頂?shù)挠^望臺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詩人杜甫在《望岳》一詩中所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曉'.
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下山。
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希望您帶著親朋好友再來光臨泰山!
泰山十八盤導游詞二
各位游客,大家辛苦了:
經過了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地方就是泰山最富盛名的十八盤了。大家一定是人困馬乏了,先坐下來,喝點水、吃點東西,聽小導我把十八盤的情況介紹一下。
我們從山腳下,沿著石砌的臺階向上攀登,看到很多游客都拄著拐杖,省了不少力氣。一路上,驛路蜿蜒、古木蒼翠、松柏夾道,路旁的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古樸典雅的建筑一個接著一個,隨時映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走來,王母池、紅門、萬仙樓,再到中天門、對松亭,名勝古跡數(shù)不勝數(shù)。此時,你一定會自豪地想到,我國不愧為世界文明古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更有著勤勞而又心靈手巧的炎黃子孫。
大家向上看,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十八盤巖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升高400米,是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云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往上看,前面的人好像站在我們的頭頂上;而往下看,我們又好像站在別人的頭頂上。大家再看看左右的石壁上,古人題刻的'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游客們,登山和做任何事情一樣,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zhàn)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十八盤過后,就是南天門了,到時就可以領略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魄了。南天門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意思是天上的街市,多富有詩意的地方啊。天街風大,會突然變得比較冷,冷的像寒冰一樣直入骨髓。如果你們很冷,可以到附近租一件棉大衣。天街不光冷,小吃也特別多,最有名的就是小米煎餅了。這里的小米煎餅薄如蟬羽,又加了大蔥、甜面醬、煎雞蛋,用十里飄香這個詞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
好了,先說這么多吧。游客們,現(xiàn)在是登山比賽最關鍵的時刻了,誰最先登上南天門,誰就是今天的大英雄了。加油!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攀登的過程中,一要注意安全,大家要相互幫助;二是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男同志不要吸煙,小朋友不要亂扔東西。謝謝大家的合作!
第8篇 山東泰山的導游詞范文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對大家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為東經117度6分,北緯36度16分。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2年榮登全國旅游勝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筑群有22處,總建筑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20xx年前的漢柏6株,1320xx年前生的唐槐,520xx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20xx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xiàn)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qū)內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巖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zh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泰山的日出,是一個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自古以來,無數(shù)詩人對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觀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的絕句尤為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天地間的一片云海滾動,稍頃,一線晨曦透過云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xiàn)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云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xiàn),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陽西下時,朵朵殘云飄浮在天際,落日的余輝如一道道金光穿過云朵灑滿山間。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玉盤,由白變黃,越來越大,天空如緞似錦,待到夕陽沉入云底,霞光變成一片火紅,天際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燒,天是紅的,山是紅的,云是紅的,大地也是紅的。舉目遠眺,黃河象一條飄帶,彎彎曲曲從天際飄來,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緞帶般的黃河泛起紅潤,波光翻滾,給人以動的幻覺。“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太陽慢慢靠向黃河,彩帶般的黃河象是系在太陽上,在絳紫色的天邊飛舞。泰山的云霧是變幻莫測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氣蒸發(fā)蒸騰,加之夏季季風自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成云致霧。有時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條長長的帶子,如同官服玉帶,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時則烏云滾滾,大有倒海翻江之勢;也有時白云平鋪,如大地鋪絮,山谷堆雪,團團白云如同千萬個玉盤,輕攏漫涌,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汪洋大海,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盤”。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寶光”俗稱“佛光”,多出現(xiàn)在碧霞祠東、西、南神門外,碧霞祠地處玉皇頂?shù)那皯?,地勢相對低凹,云霧較為濃密且較穩(wěn)定,在彌漫背后照來,人影呈現(xiàn)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紫外紅彩色光環(huán),燁燁生輝,彩環(huán)呈現(xiàn)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有時還會出現(xiàn)雙環(huán),更加絢麗動人。站在霧幕前的游客舉手投足,光環(huán)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飄飄欲飛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氣溫常在-20攝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氣溫回暖,大陸氣團稍有減少,南方暖溫氣團乘虛而入,霧氣籠罩山間,微風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巖石、房頂,凝結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卻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體上,急速結成堅硬、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淞”。每當雨淞出現(xiàn),山巒樹木象冰晶倒掛,地面巖石似鋪明鏡,泰山變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紅日映冰峰,藍天襯霞山,光彩奪目,金光迸射,滿山松柏映雪,到處銀裝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潔的北國風光。
泰山地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fā)展歷史的文明篇章?,F(xiàn)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qū)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產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qū)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岳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么成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長”、“五岳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huán)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于華北平原之東,凌駕于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亙100余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wěn)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zhèn)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lián)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辟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后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盤古尸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岳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jù)<<五行>;>;、<<五德>;>;學說創(chuàng)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岳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fā)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于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tǒng)一,權力的象征。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于山后,以后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布道,建觀筑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chuàng)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fā)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鬃?、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游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guī)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xù)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坦胖兴母唔嵣钋榕c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shù)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與創(chuàng)作,是根據(jù)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容,布局形式重點是祭地的蒿里山,經帝王駐驛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了長達10余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一條軸線。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qū)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666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游覽觀光發(fā)展而成的。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城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著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歷程。從地形上看,是由緩坡、斜坡直到陡坡,人們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從建筑規(guī)模上看,是由人間帝王宮殿上達蒼穹,漸入仙境;從色調上看,紅墻黃瓦始終與蒼松翠柏形成對比。再通過三里一旗桿,五里一牌坊,一天門、二天門(中天門)、三天門(南天門),三重節(jié)奏,構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偉壯觀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地理環(huán)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勢,又以人工之力加強和美化自然環(huán)境。其一,在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位置的選擇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緩漸陡之勢,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屬“封閉型”自然景觀,下段是緊緊收縮,直至岱頂才開放。前奏長,對比十分強烈,對于“祭天”活動來說,造成環(huán)境感應的心理狀態(tài),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臨南天門驟然開闊,恰似升仙。因此,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是封禪祭祀空間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單體或群體位置的選擇與建筑結構的創(chuàng)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門戶建筑,有登山轉折處的導向性建筑,有臨溪而設的賞景建筑,有半山懸掛的宗教建筑,也有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筑等。其三,從建筑的結構、材料、裝飾及以庭院空間為基本單元的群體組合上,均能適應地形環(huán)境多變的要求,該建亭的建亭,該設閣的則設閣;需開敞通透處即造型輕巧,需收縮空間處便實厚重,充分體現(xiàn)因景而設,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于建筑與會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例證,保存了一個巨大的封禪祭祀序列和一幅記載歷史的立體畫卷,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順應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去協(xié)調和加強自然美,去表現(xiàn)和深化自然環(huán)境。由于它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使峻極于天的泰山深入到幾億炎黃子孫的心坎中,并名揚全世界,成為全為類的珍貴遺產。
登泰山,自古3條路。原來的東路已毀,原來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現(xiàn)在的東路,游人在泰安火車站下火車后,可先游岱廟,然后從岱廟后門至岱宗坊,步行經中天門到南天門,或步行至中天門后轉乘索道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經碧霞祠登上泰山極頂。若走中路(原來的西路),從泰安火車站下車后,可乘游覽汽車沿環(huán)山公路經黑龍?zhí)?、竹林寺直達中天門,然后從中天門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直至岱頂。若從西路上山,需從泰安火車站乘游覽汽車至界首(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環(huán)山公路,在鳥語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從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謂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泰山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泰山的懷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地去游覽,仔細地去觀賞。
山東泰山的導游詞范文
第9篇 東岳泰山導游詞
泰山位于山東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氣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為市名,像樂山所在地點叫樂山市一樣。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別為:東岳泰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華山、 北岳恒山。東岳泰山排名第一,高度(主峰離地面的距離)排行第三,大約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稱。有許多名人均登臨泰山,如秦始皇 漢武帝 唐太宗 宋祖 乾隆。據(jù)記載,泰山至今已經有二十億年的歷史。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在原來,傳說古人因為爬山時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們齊心協(xié)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大家把它放在觀日點,人們站著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現(xiàn)在,為了看到日出,人們夜里三點就來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頂上,這是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側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四個鮮紅的大字:五岳獨尊,這四個大字時古代文學家孟子(孟軻)說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從古至今,這四個字成了千古佳來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從下面的中天門順著十八盤一直登上南天門,你就會感覺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這是因為十八盤很陡。
登上了南天門,大家先休息一下,留個影,休息一會我們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后,大家請繼續(xù)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離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為天街已經話。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點玉皇頂。從玉皇頂?shù)挠^望臺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詩人杜甫在《望岳》一詩中所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曉。
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下山。
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希望您帶著親朋好友再來光臨泰山!
第10篇 泰山碧霞祠導游詞鑒賞
碧霞祠創(chuàng)建于宋真宗東封泰山的時候,后世有過多次重修。碧霞祠最開始的時候是叫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觀,明代擴建以后改稱碧霞靈佑宮,碧霞祠的名字,很可能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稱的。碧霞祠現(xiàn)在有二進院落,五間正殿。它在建筑上最大的特點是殿頂有瓦壟360條, 象征著全年360天。
碧霞祠主祀碧霞元君,道教尊稱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傳說為玉皇大帝的女兒。在清代張爾吱的《篙庵閑話》曾經記載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漢時仁圣帝時,泰山上曾經有一對石刻的金童玉女,五代的時候大殿塌了石像也壞了,小童不知道散落到了哪里,而玉女則淪于泰山頂?shù)挠衽刂小K握孀跂|封泰山,在玉女池中洗手的時候,一尊石人浮出水面,洗干凈之后,原來就是曾經跌落玉女池的玉女石像也。于是宋真宗命有司為玉女建立祠堂,號為圣帝之女,封號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間則俗稱泰山老母,相傳是保護婦女、兒童的神仙。我們來祠院中碧霞元君的大殿,殿堂五楹,重檐八角,飛檐畫棟,宏偉壯麗。
碧霞祠的五間正殿由于山頂上狂風暴雨較多,加以冬季特別寒冷,陶瓦很易破裂。因此正殿的蓋瓦,檐鈴都是銅的。左右各三間配殿和五間山門的蓋瓦,都是鐵的。殿前有香亭一座,亭內神像、擺設也都是銅質的。鉚固瓦當?shù)氖撬F,用來防止火災。正殿外的匾額由乾隆皇帝題字:贊化東皇、內匾由雍正皇帝題字:福綏海寧,
殿內供奉的就是碧霞元君。東西配殿供奉的分別眼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據(jù)說,這碧霞元君、陽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是姊妹仨。她們姊妹三人在老年婦女中特別有威望,而這也正是很多老年婦女執(zhí)著登山的重要的原因。就好象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這做領導的有沒有威信,關鍵就看他是否能得到群眾的擁護一樣,這神威不威,看來也主要是看干的事能不能干到百姓的心坎上。
好,繼續(xù)參觀碧霞祠。
在大殿的前面是香亭,里面供奉著元君的小銅像,大概是泰山奶奶為香客開小灶的地方。亭的兩側是兩塊巨大的銅碑,這兩塊東西對峙的巨大銅鑄大碑俗稱金碑,東面的一塊是明萬歷年間《敕建泰山天仙金闕碑記》;西面的呢是天啟年間《敕建泰山靈佑宮碑記》。亭前的是明代嘉靖和萬歷年間銅鑄千斤鼎和萬歲樓。
南邊的大山門,門的里面分別列有四尊銅像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門神。左右兩邊是兩座鐘鼓樓。南樓的門上曾設有歌舞樓,看來啊,元君奶奶也是愛聽歌看舞的。大門的外面是金藏庫,俗稱火池,是元君奶奶收集善款的地方,整日香煙繚繞,紙火升騰??荚嚧笫占?/p>
好,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參觀完了這座天上宮殿,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前行,到別的觀光點繼續(xù)游覽泰山。
第11篇 泰山導游詞100字內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首先,對大家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狂天你們來到泰山,我給你們講解泰山的歷史、傳說與風光。記住,不要破壞公物!
泰山是一座名山,泰山有雄偉壯美的自然景色,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泰山有許許多多的典故與傳說,反映了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傳統(tǒng)美德,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泰山導游詞100字內
第12篇 泰山導游詞300字精選
你好,我是本次去泰山的導游——張彧睿,以后就叫我小張就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泰山,是五岳之首,在山東境內。泰山在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古代皇帝封禪祭天的神山。景色宜人,山峰壯美。日出更是美麗。我相信每個游客的泰山之旅都會有不虛此行的感受。
這次旅行的路線,一般是步梯,一般是野路,希望大家跟著我,一切行動聽指揮,以免迷路、走失。
現(xiàn)在,我們就沿著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山神的地方岱廟出發(fā)。游覽完岱廟,我們直接驅車來到中天門,沿著一路風景我們來到了對松山,從松山谷底至岱頂南天門的一段盤路,叫摩天云梯,俗稱十八盤,全程1公里多,石階1594級,垂直高度400米,這就是泰山的最險處。過了十八盤,就是南天門了。經過碧霞祠,大觀峰,我們就來到了泰山極頂—玉皇頂。在這里,可以一睹日出云海的勝景:東方漸成金黃色,一輪紅日徐徐上升,霎那間,騰空而起,山巔云海間銀波澎湃,景象壯觀。
泰山是雄偉的,希望泰山之旅能給大家?guī)砜鞓?,謝謝大家!
第13篇 泰山導游詞范文
泰山導游詞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導游——張紫薇,也可以稱呼我為張導。今天我們要去我國的五岳之首,又稱東岳,是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泰山位于東省中部,屬于泰安市管轄。
泰山又名大山、岱山、岱岳、岱宗、泰岳,古稱東岳。泰山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海拔1545米。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數(shù)千年來,先后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贊嘆,杜甫則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成為全球第一個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
這里的景色說也說不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親自一游,才能領會泰山的美!現(xiàn)在大家自由欣賞吧!切記不要亂扔垃圾,注意安全,我們一會兒在這兒集合 。
泰山導游詞二:
大家知道泰山吧!泰山位于山東省中東部的泰安市附近。
看,車來了,不要擠排隊上車???!我們已經進入了泰山里面,這里曾經是動物們的棲息地,有的人還來這里采藥呢。好了,這里車上不去,我們坐纜車。我們從纜車上往下看就像是一位拍紀錄片的人,仿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大家下車,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龍王廟,這龍王廟可是古代皇帝派了好幾位工程師扛著大佛,走了三天三夜才上了山,
又修廟就兩個星期,像修長城的勞動人民。你們現(xiàn)在可以給神上上香。
大家看到這個山洞了吧!這石壁上面雕刻著很多名皇帝寫下的詩歌,還有乾隆皇帝寫的詩歌,因此表現(xiàn)出了很久以前就有人爬上這座山了??吹搅诉@東南西北中五大天門了嗎?據(jù)說只要走過這門,就來到了泰山的最頂層部分。大家小心,別靠邊,底下可是萬丈深淵??!你們聽到這砰砰砰的聲音了嗎?這就是泰山的特產木棰糖。吃起來味道既辣又甜,是一種讓人說不出來的味道。
好了,我的介紹范圍就到這里,請大家自由活動,不要亂扔垃圾亂涂亂畫有什么事都可以問我,兩個小時后這里集合。
泰山導游詞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王海心,很榮幸和大家一起游覽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泰山岱廟,岱廟圍墻周長1300米,有八座門。我們接著向上爬,這里就是有名的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路中最為艱難的路程了。十八盤共有1600余級階梯,遠遠望去好像天門云梯。大家看看古人的古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大家再看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接著我們來到了南天門,我們已經在天界之中了,雖然我們沒有成仙,但我們領會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了。我們往東走出南天門就來到了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么富有詩意的地方??!看,這里有賣飾品的,有賣小吃的。
我們的最終目的地是玉皇頂,上玉皇頂可以看日出,這也是泰山的重要標志。岱山觀日是游人所向往。
朋友們,今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來泰山游玩。謝謝大家。
泰山導游詞四:
大家好!我是導游董星彤。歡迎來到泰山旅游觀光。泰山是中國山岳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
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人為景觀融為一體的,可將其分為幽、曠、秀、奧、妙五大游覽區(qū)。
東路為泰山幽、區(qū),從紅門至南天門有6293級石階,峰回路轉,步移景換,為歷代帝王登山封禪的御道,泰山的文物古跡多在此路左右。沿路主要有紅門宮,萬仙樓,斗母宮、經石峪、中天門、十八盤等勝景。十八盤,為泰山著名險道,垂直高度達400多米,共有1600多級石凳,直通南天門。十八盤是對登山者體力與毅力的考驗。奮攀此道,登上南天門,極目遠望,天高地遠,令人心曠神怡。
西路為泰山曠區(qū),從天外村乘車至中天門,盤山公路九曲回腸。此區(qū)有黑龍?zhí)?、長壽橋、扇了崖,山水回繞,景色曠秀。
下面我們來到了桃仙源,桃仙源為泰山秀區(qū),有翠屏山、筆架山、五峰翠山、彩帶溪、一線天等,群峰竟秀,溪瀑爭流,于泰山雄偉之外,獨具江南山水風韻。
泰山還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要注意衛(wèi)生,中午十一點到這里集合。
泰山導游詞五:
你好,我是本次去泰山的導游——張彧睿,以后就叫我小張就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泰山,是五岳之首,在山東境內。泰山在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古代皇帝封禪祭天的神山。景色宜人,山峰壯美。日出更是美麗。我相信每個游客的泰山之旅都會有不虛此行的感受。
這次旅行的路線,一般是步梯,一般是野路,希望大家跟著我,一切行動聽指揮,以免迷路、走失。
現(xiàn)在,我們就沿著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山神的地方岱廟出發(fā)。游覽完岱廟,我們直接驅車來到中天門,沿著一路風景我們來到了對松山,從松山谷底至岱頂南天門的一段盤路,叫摩天云梯,俗稱十八盤,全程1公里多,石階1594級,垂直高度400米,這就是泰山的最險處。過了十八盤,就是南天門了。經過碧霞祠,大觀峰,我們就來到了泰山極頂—玉皇頂。在這里,可以一睹日出云海的勝景:東方漸成金黃色,一輪紅日徐徐上升,霎那間,騰空而起,山巔云海間銀波澎湃,景象壯觀。
泰山是雄偉的,希望泰山之旅能給大家?guī)砜鞓罚x謝大家!
第14篇 山東泰山景區(qū)的導游詞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F(xiàn)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xiàn)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qū)”,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xiàn)。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米,進深5間,米,通高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huán)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huán)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lián)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huán)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大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yè),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zhàn)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xiàn)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jù)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jié),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大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中北有一坊,匾額上題有“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大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 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xiāng)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這里來進香并不感其小而覺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觀,人稱“大觀峰”。大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jù)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shù)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中的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第15篇 泰山導游詞經典
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中國書法第一山。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泰山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到您!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對大家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為東經117度6分,北緯36度16分。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2年榮登全國旅游勝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筑群有22處,總建筑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xiàn)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qū)內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巖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zh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泰山的日出,是一個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自古以來,無數(shù)詩人對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觀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的絕句尤為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天地間的一片云海滾動,稍頃,一線晨曦透過云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xiàn)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云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xiàn),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陽西下時,朵朵殘云飄浮在天際,落日的余輝如一道道金光穿過云朵灑滿山間。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玉盤,由白變黃,越來越大,天空如緞似錦,待到夕陽沉入云底,霞光變成一片火紅,天際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燒,天是紅的,山是紅的,云是紅的,大地也是紅的。舉目遠眺,黃河象一條飄帶,彎彎曲曲從天際飄來,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緞帶般的黃河泛起紅潤,波光翻滾,給人以動的幻覺。“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太陽慢慢靠向黃河,彩帶般的黃河象是系在太陽上,在絳紫色的天邊飛舞。泰山的云霧是變幻莫測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氣蒸發(fā)蒸騰,加之夏季季風自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成云致霧。有時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條長長的帶子,如同官服玉帶,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時則烏云滾滾,大有倒海翻江之勢;也有時白云平鋪,如大地鋪絮,山谷堆雪,團團白云如同千萬個玉盤,輕攏漫涌,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汪洋大海,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盤”。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寶光”俗稱“佛光”,多出現(xiàn)在碧霞祠東、西、南神門外,碧霞祠地處玉皇頂?shù)那皯?,地勢相對低凹,云霧較為濃密且較穩(wěn)定,在彌漫背后照來,人影呈現(xiàn)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紫外紅彩色光環(huán),燁燁生輝,彩環(huán)呈現(xiàn)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有時還會出現(xiàn)雙環(huán),更加絢麗動人。站在霧幕前的游客舉手投足,光環(huán)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飄飄欲飛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氣溫常在-20攝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氣溫回暖,大陸氣團稍有減少,南方暖溫氣團乘虛而入,霧氣籠罩山間,微風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巖石、房頂,凝結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卻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體上,急速結成堅硬、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淞”。每當雨淞出現(xiàn),山巒樹木象冰晶倒掛,地面巖石似鋪明鏡,泰山變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紅日映冰峰,藍天襯霞山,光彩奪目,金光迸射,滿山松柏映雪,到處銀裝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潔的北國風光。
泰山地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fā)展歷史的文明篇章。現(xiàn)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qū)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產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qū)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岳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么成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長”、“五岳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huán)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于華北平原之東,凌駕于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亙100余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wěn)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zhèn)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lián)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辟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后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盤古尸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岳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jù)<<五行>;>;、<<五德>;>;學說創(chuàng)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岳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fā)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于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tǒng)一,權力的象征。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于山后,以后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布道,建觀筑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chuàng)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fā)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鬃?、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游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guī)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xù)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坦胖兴母唔嵣钋榕c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shù)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與創(chuàng)作,是根據(jù)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容,布局形式重點是祭地的蒿里山,經帝王駐驛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了長達10余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一條軸線。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qū)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666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游覽觀光發(fā)展而成的。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城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著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歷程。從地形上看,是由緩坡、斜坡直到陡坡,人們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從建筑規(guī)模上看,是由人間帝王宮殿上達蒼穹,漸入仙境;從色調上看,紅墻黃瓦始終與蒼松翠柏形成對比。再通過三里一旗桿,五里一牌坊,一天門、二天門(中天門)、三天門(南天門),三重節(jié)奏,構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偉壯觀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地理環(huán)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勢,又以人工之力加強和美化自然環(huán)境。其一,在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位置的選擇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緩漸陡之勢,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屬“封閉型”自然景觀,下段是緊緊收縮,直至岱頂才開放。前奏長,對比十分強烈,對于“祭天”活動來說,造成環(huán)境感應的心理狀態(tài),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臨南天門驟然開闊,恰似升仙。因此,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是封禪祭祀空間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單體或群體位置的選擇與建筑結構的創(chuàng)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門戶建筑,有登山轉折處的導向性建筑,有臨溪而設的賞景建筑,有半山懸掛的宗教建筑,也有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筑等。其三,從建筑的結構、材料、裝飾及以庭院空間為基本單元的群體組合上,均能適應地形環(huán)境多變的要求,該建亭的建亭,該設閣的則設閣;需開敞通透處即造型輕巧,需收縮空間處便實厚重,充分體現(xiàn)因景而設,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于建筑與會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例證,保存了一個巨大的封禪祭祀序列和一幅記載歷史的立體畫卷,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順應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去協(xié)調和加強自然美,去表現(xiàn)和深化自然環(huán)境。由于它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使峻極于天的泰山深入到幾億炎黃子孫的心坎中,并名揚全世界,成為全為類的珍貴遺產。
登泰山,自古3條路。原來的東路已毀,原來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現(xiàn)在的東路,游人在泰安火車站下火車后,可先游岱廟,然后從岱廟后門至岱宗坊,步行經中天門到南天門,或步行至中天門后轉乘索道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經碧霞祠登上泰山極頂。若走中路(原來的西路),從泰安火車站下車后,可乘游覽汽車沿環(huán)山公路經黑龍?zhí)?、竹林寺直達中天門,然后從中天門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直至岱頂。若從西路上山,需從泰安火車站乘游覽汽車至界首(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環(huán)山公路,在鳥語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從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謂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泰山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泰山的懷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地去游覽,仔細地去觀賞。
第16篇 阿爾泰山的導游詞范文
阿爾泰山,蒙語的意思是“金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境內,長約2000公里,山中有現(xiàn)代冰川。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顯著,森林和礦藏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一條條河流,潺潺流淌,滋潤著面積廣闊的森林。有諺語稱道“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這正是說明了阿爾泰山的金礦豐富。她穿越中、哈、俄、蒙四國邊境,全長達到2000多公里。阿爾泰山雨雪豐富,森林密布,草原繁茂。冬季,這里一片冰雪世界,有著開展雪上運動的絕佳場所;夏季,氣候涼爽宜人,連綿的綠色森林,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再加上一片片花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這里是生態(tài)旅游和度假療養(yǎng)的好地方,歡迎您來。新疆概況導游詞·吐魯番葡萄溝導游詞·尼雅遺址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