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二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書》評課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書》評課稿范文
一、課前交流
1、你最喜歡看什么書?
二、導入
1、老師給大家?guī)砹恕白x課題”
2、小朋友預習過了吧,這最大的“書”指“巖石”
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巖”石
3、“書”為什么加引號?
三、初讀
1、讀誰字看,標小節(jié)
2、書里的詞語寶寶來考你了
地質(zhì) 勘探 (1)個人讀一齊讀
地質(zhì)勘探隊員 (2)開小火車讀勘探
出示句子讀“爬到半山腰”…… (3)課文插圖里有一位是哪一位,猜猜?從衣服上猜,從道具上猜
像這樣經(jīng)常到野外觀察巖石就叫……
一冊 厚厚的書
一冊厚厚的書
(1)“冊”在哪兒看見過?
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
(2)古具常常去竹片上寫字,把一片一片的竹子串起來,就像這個 “冊”
(3)出示“竹書”,冊的字形演變
(4)“冊”左右兩邊就像一片片竹子,這一橫,就像中間的一條線。
腳印足跡雨痕波痕
埋著 煤炭 藏著鐵礦寶藏
(1)個人讀
(2)讀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多音字,你還給它們組詞嗎?
(3)還藏有一對近義詞,“埋—藏”
3、課文有幾個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就是由川川和叔叔的詞組成的,用橫線劃川川的話,波浪線劃叔叔的話。默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
1、讀讀川川說的話,老師選一些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都有一個問號,讓我們來讀讀這些問句吧。
2、關(guān)于川川的這些問題,叔叔怎么回答的,
老師劃好了,你和我對一對。
3、師讀川川,生讀叔叔的話,我們直接對話吧!
4、川川提那么多問題,無非就是要搞懂——巖石這本書
怪不得說他愛“刨根問底”讀詞語
5、第一 、二組對話
5、師生讀對話(1)兩個對問
出示叔叔的話:“巖石就是書??!你看,這……?”
(1)這句話很長,一起讀
(2)叔叔說的這句話里是:1、就像一冊厚厚的書;2、不像一冊厚厚的書
是哪一個意見,你用手 勢告訴我。
(3)巖石怎么像書啦!
(4)叔叔真俏皮呀,沒有直接告訴川川,而是用反問句的形式更……
(5)用手勢讀好這句話。
第三 組對話
1、川川真好問,他又問了?一接讀,師生讀。
2、聽明白叔叔說的巖石上的字嗎?不明白,再讀讀,用橫線劃出巖石上的字。
用這種句式回答我,師出示:1、巖石止的`字是( );2、( )是巖石上的字。
先用第1種句式說,用第2種句式說。
男孩子用上面的句式說,女孩子用下面的句式說。
3、什么叫“雨痕呢?”男孩子說
明白了嗎?
這里痕指的就是——“腳印”
4、什么叫“波痕”?女……
“痕”指的就是“足跡”
腳印和足跡是一對同義詞,老師還想到了另一個詞“痕跡”
5、眼淚,淚痕,“刀痕”,好好積累
6、那礦物呢?一齊讀
7、這些字可有意思了,我們一起讀讀
8、變換順序說,把最后一句放列
9、瞧!這是“雨痕”,你能來介紹一下嗎?
出示:這是( )留下的( ),叫( )
“波痕”,誰來介紹
出示:這是( )的( ),叫( )
“礦物”還有這些( )的,( )的,是( );
它們都是字呀!
你能看著圖片把它們介紹一下嗎?
第四組對話
1、師生分角色讀
2、巖石上的畫就是指,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3、這巖石一層一層的,有字也有畫
下節(jié)課學
讀1-8小節(jié),生分角色讀,其他生讀旁白
1、地質(zhì)勘探隊員說:(1)師范讀
巖石像冊厚厚書。(2)生讀
“書”中藏滿字和畫(3)齊讀
雨痕,波痕和礦物……
樹葉、貝殼和小魚……
讀懂“書本”找寶藏
哈哈!
煤炭,鐵礦把身藏。
2、書寫生字
出示所有生字,先寫“質(zhì)、厚、底”什么結(jié)構(gòu)
“質(zhì)、厚”比較,“石”沒有固定的名字,“質(zhì)”還有個偏旁是“貝”
“厚”你有好辦法記嗎 ?“廠子里面過日子”
“底”寫的時候注意什么?
第2篇 二年級語文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評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評課稿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科普類的兒童詩歌,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大自然中的4中天然的指南針,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形象美、呼應美、敘述美。從這一目標出發(fā),三堂課的老師可謂是異曲同工,三堂課不僅給學生留下了語言、形象、感悟,還給學生留下了探索大自然的興趣。三堂課都能準確把握年段特點,注重字詞的教學,嚴格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正確美觀書寫生字,通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情境創(chuàng)設來理解詞語“忠實”等詞義。淡化了詞義的講解,加深了感悟運用。最值得肯定的一點是,三堂課都淡化了文本的深挖,而是引入生活資源,拓展了文本的寬度。
方老師的課體現(xiàn)語文味。強調(diào)讀,淡化講。教師的評價語言豐富,帶有激勵性,注重學生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要求學生把話說完整。教師的提問含量較高,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盡量讓學生多說幾句。比如:根據(jù)大樹的年輪,具體怎樣來辨別方向呢?等等。在指導學生書寫時,充分展示學生的作品,在評價中,讓學生經(jīng)過思維的加工重組,形成正確的書寫方法。從三堂課來看,方老師的課最具高度,寬度。存在的問題是,北極星和北斗七星位置關(guān)系上講解錯誤,整堂課缺少趣味性,低段教學在設計上更活潑些會更好。
章老師的課體現(xiàn)趣味性。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喜羊羊?qū)胝n文,引領學生快速走進課文,主動尋找大自然中的4種天然的指南針,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放手讓學生概括詩歌的大意,重要的一點是留足時間讓學生朗讀大意,提供積累的時間,在書寫生字方面采用歸類識字法?!俺?、稀”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忠、導”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采用對比字形,理解字義,再來指導書寫,更容易識記。在“稠、稀”的字形教學中,教師巧妙的`利用簡筆畫,并提問“稠字應寫哪里?稀字呢?”來形象直觀的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理解掌握。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有些繁瑣。這可能跟老師的性格有關(guān)系,章老師非常的親切熱情,容易走進學生當中,她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非常強,但可能過于遷就學生,導致容易被學生誤入歧途,與學生在方向這一科學性問題上糾纏不清,淡化了朗讀感悟詩歌的語言美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的主體地位再突出些,課堂教學會更完美。
童老師的課體現(xiàn)有效性。就拿識字這一板塊的設計來說。采用歸類識字法,把翹舌音的字歸類展示,便于學生的認讀,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多種形式認識,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整個識字呈現(xiàn)的方式由易到難,從帶音、去音,到交換位置認讀,層層遞進。最后巧用迷宮,鞏固識字,極大的調(diào)動學生的趣味性和積極性。童老師的課非常緊湊,板塊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拉近了公開課和常態(tài)課的距離,便于我們的學習操作。
聽課后值得深思的問題是:識字的方式,采用集中還是分散?如何增強語文味,增加積累?又如何拓寬文本,巧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