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有哪些
氣焊作業(yè)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
一、安全設備與防護用品
1. 氣體瓶應配備防震圈和安全帽。
2. 焊接設備應定期檢查維護,確保功能正常。
3. 必須佩戴適當的防護眼鏡、面罩、手套和工作服。
4. 工作區(qū)域應配備滅火器,且工人應熟悉其使用方法。
二、作業(yè)環(huán)境與準備
1. 確保作業(yè)地點通風良好,無易燃易爆物品。
2. 檢查氣體管道無泄漏,氧氣瓶與乙炔瓶之間保持安全距離。
3. 焊接前清理作業(yè)區(qū)域的雜物,避免引發(fā)火災。
三、操作步驟
1. 打開氧氣瓶閥,調整至適當流量。
2. 后開乙炔瓶閥,調節(jié)混合氣體,確保火焰質量適中。
3. 焊接過程中,保持焊炬與工件的合適角度,控制火焰長度。
4. 完成焊接后,先關閉乙炔瓶閥,再關閉氧氣瓶閥。
四、應急處理
1. 發(fā)現泄漏,立即關閉氣體閥門,疏散人員,嚴禁火源接近。
2. 如遇火災,使用滅火器撲救,必要時撥打消防電話求助。
目的和意義
氣焊作業(yè)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旨在確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作場所的穩(wěn)定,防止因操作不當導致的火災、爆炸等事故。通過規(guī)范作業(y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潛在風險,同時也有助于保護企業(yè)的財產安全,維護生產秩序。
注意事項
1. 不得私自在未經許可的區(qū)域內進行氣焊作業(yè)。
2. 禁止在疲勞、身體不適或飲酒后進行作業(yè)。
3. 操作過程中如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向負責人報告。
4. 遵守“先開乙炔,后關乙炔”的原則,防止回火。
5. 工作結束后,檢查現場,確認無火種殘留,方可離開。
6. 學習并熟悉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fā)情況的能力。
本規(guī)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導,具體操作還需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每位工人都應認識到遵守規(guī)程的重要性,將安全放在首位,以實現高效、安全的氣焊作業(yè)。
氣焊作業(yè)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范文
1、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2、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基液體擴散區(qū)施焊時,應以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進行。
3、氧氣瓶和乙炔氣瓶應有防震膠圈,旋緊瓶帽。運輸和貯存過程避免碰撞沖擊和劇烈震動并防止曝曬。移動氧氣瓶和乙炔瓶時,不準在地面上滾動。
4、氧氣瓶和乙炔氣瓶不準混在一起保管,倉庫應設架子,使氣瓶垂直立放。
5、氧氣瓶、乙炔氣瓶,各種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污油脂、瀝青等。
6、氧氣膠管與乙炔氣管線路接頭及零件,不得采用紫銅制作。
7、工作前,應檢查兩瓶的登記表是否完好,表面無油污,工作中必須經常檢查工作壓力表的指針和減壓器有無漏氣現象。發(fā)現漏氣必須立即停焊修理,嚴禁無表工作。
8、氣焊管路不準和電焊機軟線交叉在一起作業(yè)。多組工作,所有膠管不得混在一起纏繞。
9、乙炔瓶在使用時嚴禁臥放,防止丙酮流出,引起著火爆炸。施焊時,乙炔氣瓶不得與氧氣瓶同放一處,其安全距離應保持10米,如遇狹窄場地,中間應設隔離層,兩瓶距施焊地點應保持10米距離。
10、高處作業(yè)時,應先檢查地面范圍有無易燃易爆物。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上梯、登高,不得將工具拋上拋下。
11、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下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膠帶內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fā)生火災事故。
12、焊槍點火時,應先開乙炔,后開氧氣,火焰熄火時,再先關乙炔后關氧氣。當發(fā)生回火時,應急速關閉氧氣再關乙炔。
13、焊、割炬不得過分受熱,溫度過高,可置于水中冷卻。焊、割炬各氣體通路不許沾污濁脂,防止燃燒爆炸。發(fā)生堵塞,清理焊槍的噴嘴時,應用黃銅絲或木質清理,禁止用鋼絲清理。
14、嚴禁在帶壓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
15、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時,應先清理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
16、在容器、地溝、管道內進行焊接作業(yè),應通風良好,應有專人看護或兩人輪流施焊,在有毒和可燃介質的容器內,焊工應戴防毒面具。容器內照明應使用12v安全行燈。地溝、管道內應使用36v照明。燈泡外部有金屬保護網。
17、鉛焊時,場地應通風良好,皮膚外露部分應涂護膚油脂,工作完畢應洗漱。
18、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乙炔瓶氣閥關閉,擰上瓶帽,撤走把線,送到指定貯存地點。檢查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后,方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