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幼兒心理教育心得體會
經(jīng)過上了這么多節(jié)的學生心理健康課,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和改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一名學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研究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明確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原則,把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與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應當具備比較正確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情感、堅強的意志品質與健康的個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一、新的學習環(huán)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
我們都是從高中升到大學,應對新的環(huán)境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例如煩躁、壓抑、苦悶等,當應對自我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獨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鉆牛角尖,要進取主動調試自我的心理,明白適應環(huán)境;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學會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習簡便愉快,然后確定一個切乎實際的目標;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學會從心里去理解現(xiàn)實中的一切,既來之,則安之,使自我具備較強的適應本事。
二、人際關系的處理
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人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際關系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身心健康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學生更要培養(yǎng)良好的交際本事。要堅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tài)度與人和睦相處。經(jīng)過人際交往,認識到學生的社會職責,培養(yǎng)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本事,能與他人同心協(xié)力、合作共事,與團體堅持協(xié)調的關系,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三、戀愛中的矛盾問題
在現(xiàn)代學生中戀愛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象,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在戀愛中應遵循:以愛為基礎,以高尚情趣為戀愛發(fā)展的動力,在戀愛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選擇、自由與權利以及人格,同時信守職責,忠貞專一,以誠相待。要以理解為前提,以奉獻為資料,以被愛為結果。學生要避免戀愛的消極影響,學會運用愛的技巧要學會澄清感情價值觀,做出愛的決定,注重愛的交流,并履行愛的職責。
心理健康是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tài),不僅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有益于終身的發(fā)展。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能夠閱讀相關的心理輔導書籍,有需要的能夠進行心理咨詢,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好自我的時間,增強自我的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zhàn)。
第2篇 幼兒心理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根據(jù)當前教育環(huán)境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20_年12月11日,教育部對原有《綱要》進行了修訂,印發(fā)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了“十六字工作方針”——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協(xié)調指導、協(xié)調發(fā)展,以及“四個結合”基本原則——科學性與時效性結合,發(fā)展、預防和危機干預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和關注個體差異相結合,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該指導綱要主要陳述了五個方面的內容: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任務,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
通過該綱要的學習,我充分意識到了當前學校心理教育重要性和必然性,作為一個老師尤其作為一個班主任,必須加大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學習和關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才能為國家和社會真正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棟梁之才。
雖然,國家各大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建立心理咨詢室,全方位為中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提供幫助和指導。但是,畢竟,心理學的知識博大精深,不是所有老師都接受過正規(guī)的心理輔導培訓的,另外就是心理咨詢室,雖然各學校都有設置,但實事求是的說,一方面是普通學校的心理咨詢室的配置都比較簡陋,另一方面,學生對于心理問題普遍認識不夠到位,缺乏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勇氣,有了心理上的問題,連主動向班主任求助的想法都很少,想要學生主動走進心理咨詢室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這就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要在日常的教學中主動自覺地遵循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發(fā)揮教師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但不得不考慮當前的中學教育環(huán)境,還是普遍講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的第一標準,學校自然還是將教學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師們對于學生心理狀況的關注,有的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有異常行為,無非就是兩種處理方式,要么作為課堂搗蛋分子交由班主任作為違紀情況處理,要么以擾亂課堂秩序為由直接訓斥學生,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學校固然也有不定時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但是由于場地、經(jīng)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畢竟很少,而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機會少之又少,即使參加,群體活動,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綜合來看,真正能夠為學生心理發(fā)展挑起重擔的責任還要落到班主任肩上,還要落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才是有效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最可行最有意義的方式。而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班會的組織和開展,班主任在班會組織中積極開展心理教育課,合理加入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包括團隊建設、心理訓練、情景設計、角色扮演、團隊游戲、心理情景劇,等等,將空泛的心理教育化為實實在在的學生親身參與其中,真實感受,自我內化提升的真正有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心理教育,同時,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意義是深刻深遠的。
第3篇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在這段上暑假,我參加了一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始向我們講授幼兒心理與教育知識,從幼兒心理學定義入手漸進的講述了心理學的分支,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幼兒發(fā)展的特點等專業(yè)知識,老師邊講邊分析,并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yè)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過講授專業(yè)知識,觀看幼兒在園生活錄像、手指操、找不同,畫圖形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專業(yè)幼兒心理與教育的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的感觸頗深,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教學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以后的教學及游戲中去,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分配,因材施教,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和活動,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娛教娛樂的活動效果,讓所學知識得到應有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升華。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心理素質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識發(fā)展為核心,由積極的與社會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價值觀所導向的,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有專家為小學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幾點標準:正常的智力、穩(wěn)定的情緒、適度的反應、和諧的人際關系、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的特征、能夠適應學習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學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往往比健全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水平相差懸殊,我們當然不能用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來衡量智障兒童。但在特教學校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就無法繞開“還給智障兒童一個健康心理”的課題。筆者認為特教學校要有意識地深入開展對智障兒童心理素質教育,雖然這是一個隱藏得較深的、容易被忽視的課題,但這個課題的落實,對智障兒童的實效價值,卻極其重要。因為智力的康復、情緒的穩(wěn)定、正確的認知、堅強的意志等心理素質,是他們將來適應社會生活與尋求自身發(fā)展的關鍵。同時,開展對智障兒童心理素質教育,也是我們落實教育目標、完成教育任務、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徑之一。
在方法上,教師要在學生日常的生活、學習活動中,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親和的態(tài)度,影響熏陶學生;同時要結合授課科目的特點,挖掘出對智障兒童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素材,通過對學生心理各層面施行積極影響,補償其心理缺陷,以培養(yǎng)出良好的心理態(tài)勢,為他們的一切行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具體作法闡述如下:
一、開發(fā)以生活為核心的課程體系,開展學生智力康復訓練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準。特教學校只有推行以生活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才能系統(tǒng)、穩(wěn)步地開展對學生的智力康復訓練,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兒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編寫,已經(jīng)有20多年,現(xiàn)在看來,它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忽視智障教育的多維目標;注重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視學生智力差異的多樣性;注重教師的主動,忽視學生的主體,因此,它在教育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都已經(jīng)不適合當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學生學習了多少系統(tǒng)、復雜的知識,而在于其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滿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開發(fā)、行為得
到多少矯正、自我服務水平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07年《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為核心”的教育理念,積極主張我們的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出發(fā),具體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既要使學生在實用生活知識、技能以及習慣等方面得到培養(yǎng)與發(fā)展,又要讓學生體驗愉快的學習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學習的東西要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適應?,F(xiàn)在,許多特教學校都在開發(fā)、整合新的教育資源,革新教育內容、方法和目標,教育效益大大提高。筆者通過實踐與對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認為,落實“以生活為核心”理念的教育過程,就是最好的開展學生智力康復訓練的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復訓練的過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堅持好創(chuàng)造情感情境原則、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則,以期獲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保持愉快的情緒,達到與學習環(huán)境的和諧,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堅持趣味性原則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動機明確,始終在歡樂的情緒中自我要求,進行學習。成功性原則就是要我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給予成功的期待,提供學生成功的機會,并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這一原則對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別重要。
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教育機會
筆者了解發(fā)現(xiàn):友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形成對老師強烈的喜愛情緒,這種情緒具有固定化、持續(xù)化、依賴化的特點。就是說,學生很愿意接受并服從于他心目中的領袖式的老師!
一般來說,培智班師生比不大,這為每個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打開了方便之門。盡可能多地接 近、了解學生,與學生交朋友,成為他們心目中有威信、和樂意信賴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兒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豐富的情感和準確的判斷力。當他真實地感覺到你在重視他、關心他時,他就會嘗試主動走近你,期望在你這里得到幫助和解脫,表現(xiàn)出無限的真誠。
關懷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催化劑。學習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顧,小到一次鼓勵、一個贊賞的眼神,都能充分滿足學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獲得成功等各種情感需要,繼而讓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幸福”體驗并內化為進步的動力。這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號召力、管理力、“誘惑”力明顯增強。這樣,在和學生愉悅的溝通交流中,我們既可以感覺到師生情誼的樂趣,無形之中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
在我們學校培智部,有的老師善于處理和學生的關系,彼此親昵,和諧融洽,所以課堂紀律好、教學效果好,學生進步快。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直接或間接對學生認知、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
三、堅持個別化教育原則,幫助學生和諧發(fā)展
個別化教育原則是說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智障兒童的個別差異,為他們設計出各自所能達到的發(fā)展目標,然后采取相應的方法促進其實現(xiàn)。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個別差異也很明顯,既有量的差別,也有質的差別,這樣就導致了他們內在或外在需要的差異,因此,“因材補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在通過集體教學提供方法、材料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個別輔導、編組輔導的方式來“開小灶”,加深知識印象,鞏固生活技能。雖然個別輔導的目標、內容、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師有耐心,但越是個別化,教育效果就越可能成功。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堅持個別化教育原則,不僅直接有利于所有學生智力缺陷的補償,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理態(tài)度,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
四、嚴格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我服務能力
對自我事務的處理,是智障教育的出發(fā)點,不管輕度、中度還是重度智力缺陷兒童,都應當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顧或較少需要別人照顧。在傳授基本知識技能的時候,教師給予學生關懷、慈愛是應當?shù)?但我們不可以對他們一味遷就、容忍。在自我服務能力、習慣養(yǎng)成、道德準則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嚴格的尺度,也就是說,一定要把補償缺陷貫徹在教育活動的始終,該放松的絕不嚴格,該嚴格的.絕不放松。如果因為學生有缺陷,起了憐憫之心,那么很可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我們發(fā)現(xiàn),降低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標準,就會導致學生更加懶散;降低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要求,就會導致學生混亂……因此,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發(fā)展觀,在自我服務能力、習慣養(yǎng)成、道德準則等與他們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幾個方面,一定要嚴字當頭,不可疏忽。所以課內課外,教師都要耐心啟發(fā),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地反復給他們講清道理,讓他們逐步養(yǎng)成遵循生活準則或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從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嚴格,越是容易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健康)的認知能力、動機、情感和性格。
五、營造家庭和社會教育環(huán)境,共同維護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國內外教育學家普遍認為,如果沒有家長的積極參與,智力障礙兒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的聯(lián)系、溝通工作,為學生健康發(fā)展營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一方面,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智力障礙兒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兒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離婚、“爺爺奶奶”托管、多人殘疾、過于貧困等不利于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學校要盡量把這些不利因素補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長學校開展活動、要求家長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貧助學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長傳授智障兒童教育的基本知識和缺陷補償矯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務,讓他們切實承擔教育的責任。智力障礙兒童對親情的依賴與渴望是非常強烈的,家長更多的關心能使他們獲得情感的豐富和情緒的穩(wěn)定,起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社會教育方面,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愛,走出校園,開展一些參觀、旅游活動;可以請社會上有愛心的人士看望學生,請周邊學校的大中小學生來陪伴他們度過周末等等。這些活動,可以增加生活樂趣,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實踐表明,學生非常喜歡這些活動,每次都很興奮,積極表現(xiàn)自己,所以能收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總之,一定程度上說,智障兒童的發(fā)展,就是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智障兒童的教育,就是心理素質的教育。本文就當前特教學校在開展對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法,做了一個膚淺的論述,請同行指正。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在這段上暑假,我參加了一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始向我們講授幼兒心理與教育知識,從幼兒心理學定義入手漸進的講述了心理學的分支,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幼兒發(fā)展的特點等專業(yè)知識,老師邊講邊分析,并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yè)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過講授專業(yè)知識,觀看幼兒在園生活錄像、手指操、找不同,畫圖形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專業(yè)幼兒心理與教育的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的感觸頗深,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教學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以后的教學及游戲中去,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分配,因材施教,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和活動,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娛教娛樂的活動效果,讓所學知識得到應有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升華。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學習了《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這一課程,本人受益匪淺。我覺得自己不僅學習到的是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zhàn)!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真傾聽了教授與從事心理工作一線老師的講座,他們都以實實在在的案例和具體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并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通過學習我還意識到要實現(xiàn)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fā)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都認認真真地看教材,聽講座,做好筆記,學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教師的心理健康也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師能為學生設計一個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當心累時,我們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調試的能力,保持樂觀積極的教育心態(tài),不將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入教育工作中,不遷怒于孩子,克制偏愛情緒,一視同仁地對待孩子,同時不將工作中不良情緒帶入家庭。我還學會了幾種解壓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學習轉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松法。這些都給了我借鑒作用,正確認識自己通過學習,我意識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并且認識到,保持這種心態(tài)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將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對今后工作的態(tài)度,這也將直接地影響到我的學生們,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心態(tài)下學習、進步。在培訓學習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獲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fā)。對教育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對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的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4篇 學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學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作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感受,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碰到某某小朋友今天來園心情不好,不愿意上幼兒園,不愿意與同伴、教師交流,情緒很不好,讀了這篇文章后,更讓我知道情緒對幼兒的重要性。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在健康領域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幼兒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在集體生活中情緒穩(wěn)定、愉快”這一目標。然而,情緒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固然重要,對于我們來說,能否正確應對消極情緒并選擇合理的方式宣泄和表達同樣不容忽視。在教育工作實際中,由于手相對封閉、保護和優(yōu)越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許多獨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抗挫能力差、情緒不穩(wěn),且不會正確表達與宣泄消極情緒的不良現(xiàn)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成長,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勢必會給他們將來良好個性的形成帶來不利影響,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成長,這對幼兒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情緒調空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這種能力能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幼兒情感教育的目標之一,也是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的.初步情緒調控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表現(xiàn)為幼兒能對自己情緒中那部分對人對己可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情緒沖動加以適當調控,如孩子對任性、執(zhí)拗、攻擊性等情緒的適當調控;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幼兒能適當?shù)卣{節(jié)自己的情緒,既能克制約束,又能適度宣泄,不過分壓抑,使情緒的表達既符合社會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緒表達,使自己開心、快樂。
總的來說,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比較薄弱的,作為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并不一定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其發(fā)展更多的是教育培養(yǎng)、教育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它更多地強調感受、感知、體驗、理解和反應,在教育過程中更多地強調情感經(jīng)驗的積累。所以,從教育途徑上,應更多地考慮以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式來進行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