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1350字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古代中國的商業(yè)發(fā)展
一.了解“市”的形成與發(fā)展及其特點:逐漸打破時空限制,雖受政府嚴格限制,但仍相當繁榮
(1)秦代管理“市”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
(2)漢代在進行集中貿易的“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3)六朝時代,出現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顯著,“夜市”比較繁榮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yè)區(qū)已經相當繁華。
二.“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1)“重農抑商”政策含義:強調發(fā)展農耕,限制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開始于戰(zhàn)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
影響:“重農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國家的安全,維護政治的穩(wěn)定,鞏固君主的地位,但這一政策的實施使社會經濟的活力受到壓抑,而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發(fā)育,這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影響:“海禁”政策扼殺了對外貿易進步的可能性,不僅妨礙海外市場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滋長,使中國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yōu)勢地位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yè)化的契機;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從而阻斷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古代中國的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了解古代中國在紡織、和制瓷等手工業(yè)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紡織業(yè)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順序:麻葛絲棉。
(2)絲綢之路:漢代開辟。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qū)。
(3)唐代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yè)也有相當大的規(guī)模,朝廷征收民間紡織品的數量相當可觀。
2、冶金業(yè)主要成就: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特點:分布廣,規(guī)模大,水平高。戰(zhàn)國以后以鐵器為主,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風形式也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3、制瓷業(y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產生——原始時代彩陶b、發(fā)展: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c、獨特技術——唐三彩d、陶瓷過渡時期: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b、唐晚期長沙銅官窯首創(chuàng)彩繪工藝。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藝技術發(fā)明——康熙時期、頂峰——雍正時期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古代中國的農業(yè)經濟
一、古代中國農業(yè)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yè)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yè)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yè)的傳統(tǒng)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國的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yè)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
三、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fā)展。
2、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yè),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chuàng)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第2篇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學習總結 2900字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學習總結
第一課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
3、政治制度的特點:出現了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公共權力——國家機器,一般指歷法、行政、司法等國家和社會公共機構行使的權力,具備了國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內外服制度(內服指商王直接統(tǒng)治的地區(qū);外服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qū))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政權特點):
①以商部族為中心的內外服聯盟
②彌漫著神權色彩(與文化上甲骨文相聯系)
③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有限(具體內容:要求了解)
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
除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經常與商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緣)、禮樂制度(維護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內容:①將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親族、姻親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國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保衛(wèi)周王室
②各諸侯國必須承認周王權威,承擔義務(與商代相比,臣屬關系更加明確)
③層層分封
作用:①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級序列,確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內容:大宗小宗制、嫡長子繼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長子傳宗繼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被稱為大宗;
小宗:嫡長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
特點:①嫡長子繼承制(核心、最大特點)
②雙重關系(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
實質: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相結合
作用:①保證了貴族“世卿世祿”(貴族不僅世襲土地和人口,而且還世襲職務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與原始筆記有所改動)
(3)禮樂制度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是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課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一、春秋時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壞,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現: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現象發(fā)生②諸侯不斷擅自進行分封③強大諸侯國發(fā)動兼并戰(zhàn)爭
二、戰(zhàn)國時期
1、各國紛紛進行變法
2、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為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
3、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
三、秦朝
(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確立,以后中國的封建社會就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過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
(一)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
1、皇帝制度
特點:①皇權至上(皇帝將立法、司法、行政、軍事權力全部攬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職)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職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百官;太尉協助皇帝管理軍務。
②相互關系:互相配合、互相牽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官職
3、郡縣制(地方)
特征:①郡縣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襲(與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區(qū)別)
②縣以下設鄉(xiāng)、里、什伍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特征:權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后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和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課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貫穿中國古代史上的第一條主線索:中央和地方的斗爭)
一、西漢
(一)七國之亂
1、原因:①歷史原因:漢高祖劉邦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分封同姓諸侯王
(郡國并行,上次青島市摸底考試有一個郡國并行的看圖題)
②直接原因:面對諸侯國尾大不掉之勢,賈誼、晁錯等人上書,主張消減封國
2、過程: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接受建議,開始著手削奪諸侯國的封地,七個諸侯王發(fā)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二)漢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為了加強皇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內朝)是決策機構,由皇帝左右親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書令、侍中、常侍等職。原先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機構,逐漸成為執(zhí)行機構“外朝”。)
要點解析
②設刺史(刺史是一種監(jiān)察官員,負責監(jiān)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余兒子也可以獲得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轄。通過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實力,使中央
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加強)
3、作用:
①積極:鞏固、發(fā)展了大一統(tǒng)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②消極:皇帝權力過于集中,造成后來外戚和宦官專權。
(注意與經濟和文化相聯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所決定的;而經濟上“重農抑商”也是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產生的。)
二、唐代
經過東漢末年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動蕩之后,隋唐實現了統(tǒng)一。
唐中葉發(fā)生了安史之亂,參與平叛安史之亂的唐朝大將和安史降將被封為節(jié)度使,他們擁兵自重,使唐中葉后出現了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
三、五代十國
1、實質:唐末藩鎮(zhèn)割據的繼續(xù)和擴大
2、特點:政權更迭頻繁,南方相對穩(wěn)定
3、后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1、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收精兵
統(tǒng)兵權歸“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衛(wèi)步軍司和侍衛(wèi)馬軍司三部分組成)
調兵權歸樞密院掌管
使統(tǒng)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兵權最終由皇帝掌握。
(2)削實權
兵權——樞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權力財權——三司使
行政權——中樞門下(宰相權力被一分為三)
地方:規(guī)定所有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州郡長官下設通判,負責監(jiān)察。
(3)制錢谷
規(guī)定各州郡的財賦,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運往指定地點,由中央掌握。從而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
2、影響
積極: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zhèn)割據的分裂局面。
消極: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到北宋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爭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勝利而結束。)
第四課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貫穿中國古代史的第二條線索:皇權與相權的斗爭)
一、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三省六部制的確立(隋唐時期)
①三省為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
②尚書省下設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間既互相配合,又互為補充,提高了辦事效率;
完整的相權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強皇權。
2、發(fā)展(宋朝)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另外設置
①中樞門下——負責行政
②樞密院——負責軍事
③三司(鹽鐵、度支、戶部)——負責財政
3、三省六部制的廢除(元朝)
元朝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中書省。
二、明朝皇權的加強
1、明朝初年,沿襲元制,設中書省。
2、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①下令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由皇帝親自掌管六部。(專制皇權達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務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親自裁決,明太祖設立殿閣大學士,但不參與決策。
3、明成祖時期
正式設立內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此后內閣地位逐漸上升。
注意:“票擬”和“批紅”
三、清朝專制皇權的加強
1、清朝初年:承襲明制,設立內閣。重要的軍國大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處理。
2、軍機處的設立
(1)時間:清雍正年間
(2)職責:可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政大計、審理重大案件等政務,但由于軍機處官員品級不高,只能跪奏筆錄
(3)影響:①簡化了處理政務的手續(xù),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軍機處完全聽命于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軍機處的設立,是專制皇權高度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第3篇 高中一年級歷史必修一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知識點總結 550字
高中一年級歷史必修一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知識點總結
一、產生條件:
1.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
2.小國寡民的奴隸制城邦,孕育了古希臘民主政治。
二、發(fā)展過程:
1.公元前6世紀,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進一步打擊了氏族制度殘余,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十個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四個血緣部落,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3.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
三、主要內容:
1.公民大會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管理內政、外交、軍事防務、官中選舉任免等事務。
2.五百人會議負責處理公民大會閉會期間的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
3.陪審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
4.十將軍委員會不僅統(tǒng)率軍隊,還參與政治;首席將軍執(zhí)掌軍政大權。除十將軍外,執(zhí)政官和幾乎所有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津貼。
四、實質與影響:
1.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婦女、奴隸、外邦人無政治權利可言;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易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2.影響:造就了雅典城邦的繁榮和輝煌,也是雅典沒落衰亡的根源;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第4篇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 2900字
第一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
3、政治制度的特點:出現了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公共權力——國家機器,一般指歷法、行政、司法等國家和社會公共機構行使的權力,具備了國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xx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內外服制度 (內服指商王直接統(tǒng)治的地區(qū);外服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qū))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政權特點):
①以商部族為中心的內外服聯盟
②彌漫著神權色彩(與文化上甲骨文相聯系)
③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有限(具體內容:要求了解)
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
除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經常與商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緣)、禮樂制度(維護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內容:①將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親族、姻親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國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保衛(wèi)周王室
②各諸侯國必須承認周王權威,承擔義務(與商代相比,臣屬關系更加明確)
③層層分封
作用:①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級序列,確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內容:大宗小宗制、嫡長子繼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長子傳宗繼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被稱為大宗;
小宗:嫡長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
特點:①嫡長子繼承制(核心、特點)
②雙重關系(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
實質: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相結合
作用:①保證了貴族“世卿世祿”( 貴族不僅世襲土地和人口,而且還世襲職務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與原始筆記有所改動)
(3)禮樂制度 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是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一、春秋時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壞,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現: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現象發(fā)生 ②諸侯不斷擅自進行分封 ③強大諸侯國發(fā)動兼并戰(zhàn)爭
二、戰(zhàn)國時期
1、各國紛紛進行變法
2、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為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
3、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
三、秦朝
(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確立,以后中國的封建社會就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過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
(一)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
1、皇帝制度
特點:①皇權至上(皇帝將立法、司法、行政、軍事權力全部攬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職)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職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百官;太尉協助皇帝管理軍務。
②相互關系:互相配合、互相牽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職
3、郡縣制(地方)
特征:①郡縣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襲(與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區(qū)別)
②縣以下設鄉(xiāng)、里、什伍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特征:權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后xx多年的中國政治和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貫穿中國古代的第一條主線索:中央和地方的斗爭)
一、西漢
(一)七國之亂
1、原因:①歷史原因:漢高祖劉邦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分封同姓諸侯王
(郡國并行,上次青島市摸底考試有一個郡國并行的看圖題)
②直接原因:面對諸侯國尾大不掉之勢,賈誼、晁錯等人上書,主張消減封國
2、過程: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接受建議,開始著手削奪諸侯國的封地,七個諸侯王發(fā)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二)漢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為了加強皇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內朝)是決策機構,由皇帝左右親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書令、侍中、常侍等職。原先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機構,逐漸成為執(zhí)行機構“外朝”。)
要點解析
②設刺史(刺史是一種監(jiān)察官員,負責監(jiān)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余兒子也可以獲得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轄。通過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實力,使中央
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加強)
3、作用:
①積極:鞏固、發(fā)展了大一統(tǒng)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②消極:皇帝權力過于集中,造成后來外戚和宦官專權。
(注意與經濟和文化相聯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所決定的;而經濟上“重農抑商”也是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產生的。)
二、唐代
經過東漢末年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動蕩之后,隋唐實現了統(tǒng)一。
唐中葉發(fā)生了安史之亂,參與平叛安史之亂的唐朝大將和安史降將被封為節(jié)度使,他們擁兵自重,使唐中葉后出現了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
三、五代十國
1、實質:唐末藩鎮(zhèn)割據的繼續(xù)和擴大
2、特點:政權更迭頻繁,南方相對穩(wěn)定
3、后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1、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收精兵
統(tǒng)兵權 歸“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衛(wèi)步軍司和侍衛(wèi)馬軍司三部分組成)
調兵權 歸樞密院掌管
使統(tǒng)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兵權最終由皇帝掌握。
(2)削實權
兵權——樞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權力 財權——三司使
行政權——中樞門下 (宰相權力被一分為三)
地方:規(guī)定所有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州郡長官下設通判,負責監(jiān)察。
(3)制錢谷
規(guī)定各州郡的財賦,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運往指定地點,由中央掌握。從而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
2、影響
積極: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zhèn)割據的分裂局面。
消極: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到北宋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爭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勝利而結束。)
第四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貫穿中國古代史的第二條線索:皇權與相權的斗爭)
一、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三省六部制的確立(隋唐時期)
①三省為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
②尚書省下設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間既互相配合,又互為補充,提高了辦事效率;
完整的相權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強皇權。
2、發(fā)展(宋朝)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另外設置
①中樞門下——負責行政
②樞密院——負責軍事
③三司(鹽鐵、度支、戶部)——負責財政
3、三省六部制的廢除(元朝)
元朝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中書省。
二、明朝皇權的加強
1、明朝初年,沿襲元制,設中書省。
2、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①下令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由皇帝親自掌管六部。(專制皇權達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務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親自裁決,明太祖設立殿閣大學士,但不參與決策。
3、明成祖時期
正式設立內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此后內閣地位逐漸上升。
注意:“票擬”和“批紅”
三、清朝專制皇權的加強
1、清朝初年:承襲明制,設立內閣。重要的軍國大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處理。
2、軍機處的設立
(1)時間:清雍正年間
(2)職責:可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政大計、審理重大案件等政務,但由于軍機處官員品級不高,只能跪奏筆錄
(3)影響: ①簡化了處理政務的手續(xù),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